近日,由國家一級編劇馮靜擔任編劇,國家一級導演倪東海執導,姚劇第七、八代優秀中青年演員擔綱演繹的姚劇現代戲《鄉村心事》引發基層熱議。“該劇舞臺樣式簡潔空靈,導演手法細膩生動,演員表演入情入理,舞臺綜合鋪設流暢時尚,是姚劇舞臺全新呈現的一部較好地反映浙江農村齊奔共同富裕,接地氣、見生活、有精神追求的現代戲。”首演當天,專家們就給予如此評價。
姚劇《鄉村心事》以道德良知呼喚失落的鄉情、親情,以建設文明富裕鄉村為宗旨,圍繞鄉村振興折射中國大地翻天覆地的變化,展現了浙東陽明故里富裕后的當下農村農民的生產生活狀態,以及當代共產黨員不忘初心的新時代要求和為人民謀福祉的使命擔當,引導村民富而思源、富而思進、共謀發展、共創和諧社會,追求物質與精神的共同富裕,真正實現農村法治、德治和自治的有機結合,彰顯了中國農村最基層黨員干部的精神面貌和時代風采。
“2021年初,劇組主創人員先后數次下浙東農村如余姚臨山邵家丘村、梁弄橫坎頭村、杭州余杭安吉余村、金華浦江鄭義門村采風體驗生活,還專門組織主創人員和專家在余姚、寧波、杭州召開劇本研討會,提出修改意見。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反復研討論證,劇本八易其稿,才付諸排練。”余姚市姚劇保護傳承中心主任、國家一級演奏員、劇目制作人倪樂輝介紹。目前,該劇已被列入浙江省文化藝術發展基金資助項目,并參評第十五屆浙江省“五個一工程”獎和第十五屆浙江省戲劇節。
形象塑造,有血有肉
一部戲的成功與否,人物形象是關鍵。姚劇《鄉村心事》的主人公姚永昌,自幼深受鄉親恩惠。長大后因為其艱辛創業家境日漸寬裕,作為事業有成的先富者,被鄉親們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姚永昌也發誓要為新建村做些無愧于子孫后代的事。但是,富裕起來的村民,錢袋鼓了煩心事卻多了,有為錢搶鄉親生意的,有為賺快錢參與賭博的,有小富即安不求發展的,還有只顧自家不想大家的,還有鎮上的雙文明評比年年墊底……然后,就是這一樁樁亂七八糟的“心”事,成就了他在引領鄉親們實現共同富裕的“新”事。
“姚劇現代戲《鄉村心事》反映的是發生在當下農村的凡人小事,是讓觀眾近距離觸摸與感悟臺上所發生的鄉村“新”事。劇中的人物在現實中就生活著,近似的故事在生活中就發生著。看劇中的姚書記,好像我們很有共同話題。”在全國文明村書記、余姚市梁弄鎮橫坎頭村黨委書記黃科威看來,姚永昌是一個“同鄉親們一道干”的書記。姚劇《鄉村心事》從一個村書記的角度反映了目前農村存在的一些真實狀態,就是我們物質生活富裕了,但精神上卻貧乏了;作為村里的帶頭人,許多村書記一心一意想把村子搞得越來越好,卻得不到村民的理解與共鳴。我們建設中國式現代化國家,非常重要的一點是既要追求物質的富裕,又要追求精神的富裕,要實現這個目標,就必須堅持“同鄉親們一道”通過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帶動全體村民共同參與村級治理的各項事務。只要我們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不拋棄、不放棄”,就肯定可以獲得村民的贊同和支持,從而不斷朝著建設“富裕、文明、宜居”美麗鄉村的方向前進。黃科威說,農村互助式養老模式,著力實現農村老年人美好生活既是橫坎頭村積極探索,也是姚劇《鄉村心事》有提到的,作為地方特色劇目,采取以點帶面的形式,非常好的詮釋了我們鄉村振興過程中的目標方向、方法途徑以及必須堅持的理念和信心,是一個很接地氣、非常優秀的文藝作品。
《鄉村心事》反映的是生活中的人和事,始終充滿了生活氣息,語言詼諧,鄉音濃郁。舞臺上姚永昌,論擔當,有一種心性的剛毅;論反哺,有一種人性的禮贊;論使命,有一種黨性的自覺。雖然不是十全十美,但非常接地氣,人物感更鮮活。劇中,姚永昌不計個人得失,想凝聚人心,謀產業升級,致力改變不容樂觀的現狀,試圖將新建村推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優秀的嶄新局面。比如,他提出要引導村民發展養老產業,以此為契機,由點帶面,提升物質與精神的發展水平。“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要突破固有的思想壁壘、扭轉既成的經濟條塊,并不容易。姚永昌在受挫后經短暫“沉淪”,依然熱情不減,鍥而不舍……比如在養老院工地場景,配以工具使用的模擬聲響,很有“現場感”;劇中的矛盾沖突圍繞姚永昌作為村支書在村莊中擬推行的“施政綱領”,設置了系列別致而新穎的“內憂外患”。比如,妻子李金娣并不贊成姚永昌在村里“搞事”,一怕吃力不討好,二怕影響自家產業壯大。她不斷“威逼利誘”,想讓姚永昌“消停”,比如邀他回到企業主事,比如假裝“離家出走”……姚永昌連哄帶騙見招拆招,好似“游龍戲鳳”,打定的主意就是不動搖,搞得夫妻幾近失和,姚永昌在“借酒銷愁”時甚至說出“知心愛人不知心”的怨言……好在“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后來,李金娣因為苗小玲的遭遇和需求,漸漸懂得姚永昌的苦心;周立根因為看清賭博的真實面目萬分悔恨,進而認識姚永昌的真心。
立足當下 直面現實
“最近一段時間大家工作辛苦了,給大家分享一部非常接地氣的講述我們農村干部故事的姚劇《鄉村心事》,希望大家靜下心來慢慢觀賞,細細品味,我看了兩三遍真是回味無窮。”剛剛開完村月度工作總結會議的泗門鎮謝家路村黨委書記唐華軍,在村工作交流群內邊分享邊說道。謝家路村地處浙江省余姚市泗門鎮北部,地處浙江省余姚市泗門鎮北部,舊時有路自鎮上謝氏宗祠直通海濱,稱“謝家路”,村因以得名。近年來,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和支持下,村黨委發揚“富而思進求發展,永不滿足創新業”的謝家路精神,突出黨建引領,做實做強產業,提升村莊品質,數字賦能基層治理,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飛速發展,先后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文明村、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等榮譽,并列入浙江省未來鄉村、數字鄉村、雙碳試點創建名單。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達58120元,成為經濟富裕、治理民主、鄉風文明、村莊宜居、百姓幸福的全國名村。
“這部劇里的姚永昌就讓我想起了我們謝家路村創業之初的那些村干部們,生動地再現了我們謝家路村的奮斗故事。謝家路村早些年也是一個經濟條件不好的村,就像劇中新建村的姚永昌想要帶動村民們一起致富一樣,當時村里的村干部們卯著勁,挨家挨戶上門做工作,發動村民進行土地整治,盤活了村里的土地資源,為后續產業發展提供了空間。”如今,謝家路村區域內有年產值達40億元規模的寧波長振銅業有限公司等商事主體共364家,并形成了銅冶煉、智能門鎖、電源線、紅美人、南美白對蝦等產業,村民們足不出村就可以在家門口實現富裕生活。
唐華軍說,劇中姚書記帶領小玲、立根等人發展養老產業既反映了現實問題,也迎合了時代潮流,在農村乃至全市范圍內,當地居民老齡化程度越來越深,謝家路村也早早就考慮了這一趨勢,提前謀劃提前考慮,為村里獨居老人提供送餐服務并安裝愛心門鎖和愛心監控,為老年人提供優質居家養老服務。同時,考慮到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謝家路村還依托各前哨支部建立老年人鄰里活動點,并為他們提供老年門球賽、趣味運動會等娛樂活動。“劇中姚書記他有‘懼內’的一面,但又有‘強硬’的一面,他深入群眾中為村民解決實際困難的基層干部形象也令人印象深刻。”唐華軍感同身受地說,早些年,謝家路村利用“小板凳”工作法搭建起干部與群眾的連心橋,黨員干部深入農戶家,與群眾同坐一條小板凳,面對面聽民聲、問民情、議民事、解民憂。老百姓的心聲可以很快就得到村里的反饋,村里的各項表決事項也能得到村民最大力度的支持,村民們在村黨委的號召下擰成一股繩,一起為謝家路的發展作貢獻。謝家路的“小板凳”工作法得到中組部等肯定,并在全市范圍內大力推廣。日前,謝家路村還成功入選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換位思考 戲外有戲
“百姓百心,一百個心,每個人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村書記要統一大家的意見需要花心思和精力。解決事情比想象中還復雜,但是內心的想法是簡單的八個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1991年出生的余姚市陽明街道西街村黨委書記劉未川是姚劇的鐵桿粉絲。說起姚劇《鄉村心事》,他看到了劇中姚書記和前任余有光書記的對手戲。“我是去年十月調崗的,和戲里一樣,上一任孫建權書記對我幫助良多,只不過戲里他們倆是同學,戲外的我們更像是師徒,全國文明村鎮這塊牌子就是在他手里掛起來的,現在輪到我們來思考怎么把這塊牌子擦亮。”
“大家快來聚一聚,我來給大家講件事!”在臨山鎮邵家丘村,黨委書記姜海軍趁工作空余時間,召集村領導班子召開了一次短會。前段時間余姚市委宣傳部組織全市機關干部集中觀看了姚劇現代戲《鄉村心事》,姜海軍對此頗有感觸,深受啟發。姜海軍說,看到戲中的姚永昌書記,他就回想起了邵家丘村原黨委書記黃寶康帶領大家艱苦奮斗,共創佳績的那些日子。劇中姚永昌與村民的鄰里情,以及夫妻情、父女情,以及復雜的農村工作中情與理、情與義的糾結與斗爭,他仿佛處處都看到了黃寶康書記的影子。
邵家丘村是“道德銀行”的發源地,在“道德立村”之前,邵家丘村是當地有名的問題村,村干部與村民矛盾多,村民之間利益糾紛多,村級基礎設施差。近年來,邵家丘村堅持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同步推進,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優良,環境優美的發展道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道德銀行”讓村里的民風大變樣,不但實現了“零上訪”,小微企業也蓬勃發展。幾年下來,村民累計捐款達千萬余元,并投入到村里的基礎設施建設和各類公益活動,讓村風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大轉變,先后獲得全國文明村、省文明村、省衛生村、省綠化示范村、寧波市全面小康示范村等榮譽。“你們知道我看了《鄉村心事》后的感受是什么?我覺得好像這就是在講我們邵家丘村的故事!”會上,姜海軍興奮地告訴大家,姚劇《鄉村心事》通過重拾人心、受誣痛心、共富同心等情節,講述了余姚的一個小康鄉村在實現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共同富裕進程中的動人故事,這跟邵家丘村的發展是極其相似的。
“看了《鄉村心事》之后,我對邵家丘村今后的發展信心更加足了。我們要緊跟寶康書記的步伐,和戲中的姚書記一樣,緊緊圍繞‘強化黨建引領、推動鄉村振興’主線,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堅持把黨建引領、凝聚人心、推動發展、服務群眾貫穿農村工作全過程,努力把黨的組織活力轉化為鄉村振興動力,實現未來鄉村建設‘看得見、聽得到、摸得著’。”姜海軍說。
責編:藝梓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傳世紀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備案號:京ICP備2022032027號-1
技術支持:審視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