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了充分闡述,并圍繞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等進行了具體部署。近些天,貴州修文、山東諸城、云南滄源、天津寶坻等地圍繞新部署,紛紛提出新思路、推出新舉措、完成新任務。梳理共性,一個最大變化是各地的新實踐不僅涉及農民增收和農業發展層面,還涉及生態治理、基層民主、村容村貌等領域。這一變化,體現出各地對推進鄉村振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到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僅概括出5年來鄉村振興取得的階段性成就,也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體要求和前進方向。
理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處理好幾方面關系。鄉村振興是國家戰略,不是某一地或某一部門的事,各地各部門都要發揮應有的作用,協同好各方關系、全方位推進;脫貧攻堅勝利收官后,“三農”工作重心轉向鄉村振興,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各方要處理好新、舊任務銜接的關系;鄉村振興的總要求是“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5個方面要全面推進,不能厚此薄彼、顧此失彼,要處理好全要素推進過程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理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不能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要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投入更多。如今,農業農村現代化的要求更加迫切、意愿更加強烈,這就要求各地各部門主動拿出資源,優先支持農業農村發展,支持鄉村全面振興。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一方面,必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另一方面,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推動鄉村振興不僅涉及產業、土地、金融等問題,還涉及文化、生態、組織、人才等一系列問題,要充分認識到農業農村發展的優先性、艱巨性。
進入“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軌道后,各地應弄清楚下一步該“怎么干”。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需要全面統籌謀劃。要加快發展鄉村產業,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對農業農村的支持保護也應轉向更加綠色、生態的方向;要加快推進農村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激發農村資源要素活力,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見實效;同時,也要繼續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促進鄉村特色文化與城市現代文化融合等。
從“實施”到“全面推進”的變化,也對各地持續推動鄉村振興提出了更高要求。不僅要注重在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多個領域精準發力,而且要認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把握好各個領域間的相互聯系。唯有如此,才能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大路上行穩致遠。(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周琳)
來源:經濟日報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中傳世紀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備案號:京ICP備2022032027號-1
技術支持:審視設計
管理員
該內容暫無評論